第522章、有继-《蜀臣》
第(1/3)页
对于攻坚迟迟未见成果,心中焦灼的不止于关兴一人。
试图弄巧偷城的亦不止于姜维。
如十岁就随着郑璞在行伍中的傅佥,就曾提出从北城门以绳索飞勾而偷的建议。
却说,从北城门而攻的吴班部,分出了五千士卒攻打东城门策应。
这部兵马的主官是廖化,副职乃是傅佥,算是老少搭配罢。
亦然,理念之上亦有冲突之处。
如廖化虽然性情慷慨,但随着年纪的上涨而变得沉着,故而对傅佥想弄险的谏言并不赞同。
“公渊,彼逆魏郭淮乃军中宿将,必然有防备。且攻坚难为取巧之事,我知你胸有韬略,然不可心存侥幸而弄险,以免坏了丞相部署。”
他是如此作言回绝的。
但傅佥似是跟在郑璞身边的时间太久了,性情竟也变得很固执。
他觉得五千士卒在东城门攻坚,委实是个败笔。
无法,兵力不足,难以形成汹涌之势,对城墙的威胁自然就很小。而郭淮仅仅派遣了约莫八百士卒前来扼守,便让他们束手无策了。
亦是说,他们在这边攻坚,根本没有达到分散守军兵力,为北城门与西城门牵制的作用。
如此,还不如归去北城门与吴班一并攻坚。
这点廖化心有戚戚焉。
亦遣人去问了吴班,声称自身在城池东侧难以建功,问可否移师城北。
对此,吴班无异议。
而待廖化刚督军归来,傅佥便私下寻了吴班,再度提及从南城门偷城的建议。
这令廖化有些哑然。
合着,傅佥劝说他督兵转回城北,乃是为了坚持己见......
但不出意外,傅佥再次被拒绝。
比起廖化,垂垂老矣的吴班,对傅佥的爱护更带着一种大汉后继的思虑。
因为他知道,父辈死于国难、少小被养于宫禁、得有奇谋善断的郑璞倾囊相授以及曾被丞相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的傅佥,日后必然是大汉第三代的扛旗者。
还于旧都,是他们这辈人的奋争。
而兴复汉室、再次将大汉旌旗遍布十三州以及西域的重任,则中青代的努力。
第(1/3)页